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草原牧医[六零] > 草原牧医[六零] 第151节
  饥饿才是最顶级的作料啊。
  他沉心书写间,连放在凳子边的奶茶全被边牧糖豆偷喝了都没注意。
  林雪君洗好手准备跟翠姐几人去晒玉米的储物场去看看,忽然瞧见赵得胜带着个陌生人在生产队大街上溜达。
  那人是第八生产队的,他们山上种的苹果树大丰收,自己吃不完,都快烂在仓库里了。
  多的苹果送去公社卖,怕路上颠簸加日晒就得催烂一半,再者往远里卖的话运力也不足,便拉了来附近生产队卖。
  可苹果不是生活必备食品,又不太容易存放,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用珍贵的钞票换个水果吃,是以在生产队连喊带宣传地走了一圈儿,仍没卖出去几个。
  林雪君迎出去问:“大食堂也不买吗?”
  做些苹果罐头倒是挺好吃,就是需要大量的糖——糖也是珍贵作料,没人会为了腌制苹果而消耗白糖。
  “大食堂想买蔬菜,不想买苹果,这玩意不充饥啊。”赵得胜摇头,有钱还想去其他生产队多买点土豆和大白菜回来呢,初冬的时候还得买肉牛肉羊做冬储肉,哪有闲钱买苹果。
  “调几辆拖拉机运去场部啊,不然都可惜了。”林雪君也替人心疼起来。
  “拖拉机耗的油不见得比苹果便宜,而且每个生产队就那几辆拖拉机,入秋了,还得往返地买卖粮食啥的呢。”赵得胜摇摇头,草原上想往外或者从外面往回运点啥,都一样地不容易。
  叹息着看第八生产队的销售员赶着板车往生产队外走,林雪君忽然嘶一声,她想起来第八生产队副队长嘎老三送给她的两头驼鹿幼崽了!
  那俩小东西嘴刁,最爱吃多汁清甜的水果了。入冬后没有水草吃,要是能隔几天吃点水果,小驼鹿这个冬天就不会太难熬。
  苏木和小红马不像大牛和羊一样耐粗饲料,马对细糠的需求量很高,冬天对它们比对牛羊更不容易,喜甜的马儿们如果冬天有苹果吃,那该多好!
  虽然苹果不容易存放,但切成片用细绳拴起来晒成苹果干,就能跟菜干一样久放。
  别说能给动物们改善伙食了,他们人类如果口寡了,也能捏几片苹果干泡水喝。
  想到这里,林雪君立即将赵得胜二人喊了回来。
  询问过价格,这一板车连麻袋装的和中间堆的,差不多有600多个苹果(二百多斤),只卖2块钱。
  这在后世,连一个苹果都未必能买得了。要是圣诞节的苹果,10块钱一个都算便宜的。
  林雪君当即表示,她全包了。
  “全买?”赵得胜吃惊得瞠目结舌。
  “真……真的吗?”第八生产队的销售员都呆住了,甚至担心自己听错地掏了掏耳朵。
  “真的,家里嘴多。”林雪君说着便招呼销售员赶车到知青小院外,取了钱给对方。
  销售员兴奋得二话不说,撸胳膊网袖子,一趟一趟帮她往院子里运苹果,小王小丁两位同志想要帮忙,都插不上手。
  麻袋都被销售员规规整整地依靠院墙放好,散苹果也都用布兜帮她放进了瓦屋墙根处,活都干得漂漂亮亮、规规整整。
  运的过程中,销售员发现有一些苹果颠烂了,当即表示过几天他再给她送小板车过来,补这些烂苹果的量,不能让她吃亏。
  林雪君当即笑着请对方来的时候也多带点土豆、大白菜、胡萝卜和大葱,她都买。
  销售员兴奋得拿手直抹脸,笑呵呵赶着马车就走了,一边往驻地外赶,一边还坐在板车上回头朝财神爷喊:
  “我一回去装上货就回来,很快就回来!”
  “好嘞!”林雪君笑着应声,转头看看还在吃惊的赵得胜,哈哈两声道:“得胜叔,苹果晒成干,冬天的时候泡水喝,可好喝了。等晒好了,我给你装一点,你和婶子也尝尝。”
  “会生活啊,林同志!”赵得胜啧啧着朝她竖起大拇指,还得有钱呢。
  天天四处奔波地干活,又是给牛做人工授精,就是进深山采药的,林同志这不白干啊。财富这不就在劳动中换取了嘛!
  送走得胜叔,林雪君回头朝着堆在院墙内和瓦屋墙根处的苹果,啧一声。
  才搞完韭花酱,新活就又来了。
  摸着腮帮子站了一会儿,她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嘎老三副队长哪是送了一对驼鹿给她啊,根本是送了一对爱苹果的吃货啊!
  这跟宠物店免费送猫,再哄你买他店里的猫粮猫窝有什么区别?!
  奸商!
  嘎老三副队长,没想到你是这样人!
  啧!
  午饭后林雪君便带着小王小丁同志和衣秀玉开始洗苹果、切苹果、用细绳穿苹果串儿,干到天黑,巴雅尔果真将两只小驼鹿带回来了。
  林雪君走过去摸了摸两只驼鹿的肚子,全都圆鼓鼓的,这她就放心了。
  林雪君掏出苹果给大动物们一头发一个,为奖励小驼鹿乖巧聪明、知道跟牧,也奖励带队操心的大母牛巴雅尔,它们仨则各自多得一个苹果。
  看着牛羊马们都开心地大口咀嚼甘甜多汁的大苹果,累了一下午的林雪君心情逐渐轻快,抱胸笑吟吟看起吃播。
  两只第八生产队派来的二五仔小驼鹿吃得尤为快乐,它们出生后大概就没吃过这种跟水草一样好吃的东西,眯着眼睛仰着头,大张着嘴巴啃得特别沉浸:“咔嚓,咔嚓,咔嚓……”
  林雪松和穆俊卿几人从晒场回来,瞧见院里的苹果,便忍不住道:“你这花钱的地方还不少呢。”
  “那没办法,拖家带口的。”林雪君笑着摊手,家大业大,压力好大的呢。
  “快给我整点冷水。”林雪松说着就将自己剥了一天玉米,磨得红肿的双手送到妹妹面前。
  林雪君忙带着哥哥去后院用凉凉的泉水给他洗手,接着又拿着手电筒去后山采了好几根厚实的芦荟回来。
  借着院里的灯泡,兄妹俩靠墙根坐在板凳上。林雪君将芦荟剥开敷在大哥手掌的红肿处,再用冰水浸过的湿手巾将芦荟绑紧在手上。
  “敷一个小时就好了。”林雪君有些心疼地拍拍大哥的手臂,笑着道:“我去给你洗个苹果。”
  林雪松用双手手腕夹着苹果啃时,林雪君拿上多采的芦荟出了门:“我去给穆同志他们也送点芦荟和苹果。”
  “嗯。”林雪松伸长双腿,舒展地靠着外墙,深吸一口气,院里挂晾着的苹果香气扑鼻,甜甜的清香。
  阿木古楞跳过院墙落在牛棚外,绕过牛棚看到林雪松,愣一秒才开口道:“林大哥。”
  “嗯,过来坐。”林雪松点头示意对方坐在自己边上,“小梅去穆同志他们那边送东西了,一会儿就回来。”
  “嗯。”阿木古楞直直坐在林雪松身边,双膝劈开,下摆里装着什么东西,沉甸甸地被他托兜着。
  见林雪松好奇地望,他老实道:“今天我跟着去红松林采松子,在松树林里采了好多高粱果。”
  “拿过来给小梅吃的?”林雪松问。
  “嗯。”阿木古楞点点头,高粱果是他觉得最好吃的野果子。林雪君还教过他,这东西全草浸汁治腹泻、眼病,叶祛痰,通身都是宝。
  他采了好多好多,而且真的好香啊,高粱果真是全世界最香的果子,比苹果还清香许多许多倍。
  “全兜来了?没自己留点?”林雪松探头一看,嚯,好多。
  “啊……”阿木古楞被问得一愣。
  林雪松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了,这小子压根儿就没想到还能给自己留点。
  “哈哈哈。”他爽朗笑起,没再讲话。
  两个人便靠着墙壁并肩坐着,眼望了前方院外的驻地夜景,还有远处的草原和星空。
  头顶忽然传来扑簌簌忽扇翅膀的声音,下一刻,一只小鸟飞落,稳稳站在林雪松又宽又直的肩膀上。
  显然,小鬼鸮很喜欢军人肩膀的爪感。
  林雪松得意地扯起唇角,咔嚓咔嚓将苹果嚼得比驼鹿还大声。
  晚风习习,星辉万里,啃着格外甜脆的苹果,嗅着高粱果沁人心扉的甜香,肩膀上站着威风凛凛的猛禽,林雪松忽然产生了种志得意满的感觉。
  好像,他越来越明白妹妹为什么每天忙活得那么有劲儿,脸上一直挂着的表情又为什么那么昂扬畅意了。
  “小朋友,现在国家如果送你去闭关学习全世界最厉害的武器制作方法,以后当大科学家,造保家卫国的大炮,但是很艰难,还要与世隔绝,你去不去?”林雪松忽然转头看向阿木古楞。
  小少年转头对上林大哥的眼睛,昏黄灯光下,对方背光望来,双眸幽幽似两点寒星。
  “林雪君同志也去吗?”他问。
  “?”林雪松怔住,旋即莞尔。
  他没回答阿木古楞,也没再追问对方那个关于‘去不去’的问题。
  他的苹果吃完了,便只靠着墙静默地遥望星空,兀自思索起自己的人生。
  第138章 生产队红人【3合1】
  亲爹啊,生产队离了你闺女是真不行。
  清晨第一束阳光照在木匠房靠近草原的大仓库, 小鼠兔迎着阳光开启了新一天的搜寻和囤积。
  在山坡上,它摘下几朵秋天仍盛放的小花。在树根背阴处,它捧了一大团沉甸甸的青苔。
  满抱食物后, 它机警四望, 接着滴溜溜跑向它为自己选的过冬地——人类仓库里几根大木头架起的一个空隙。
  阳光像一束舞台追光,悄悄送它将食物堆回小窝。又在它从仓库探头奔出时,接它去草场上有花有种子的地方。
  如果拥有热爱生活的眼睛,再细微之处也有生机和故事。
  小王小丁不仅在亲历林雪君的日常,还想通过她的眼睛去看、去体验支边生活。住在木匠房里的日子, 他们描摹了草原鼠兔为冬天囤积食物的画面, 摄取到这片土地上在同样的季节做着同样工作的人类和动物的一个又一个瞬间。
  也不断地向林雪君提问, 讨论她眼中的劳动与这片边疆生产队。
  坐在知青瓦屋的圆桌边, 三个人讨论了许多当今文学市场现状, 以及报业刊登文章审稿的标准。
  任何人想要从泥潭爬向光明都不可能不经历坎坷,但前进的路上必不可能只有伤痛。
  每一段历史、每一段人生都有苦有困境有糟糕的一面, 单看用怎样的眼睛去看,又着墨描摹哪一个片段。
  “牧民们许多连字都不认识,农民们大多也不懂得如何写文章。所以在过往的书面上, 我们只能阅读到其他职业者眼中的世界, 在这些人眼中农民和牧民是怎样一个形象,被描述者是没有能力反驳的——因为他们手里没有握一支笔。
  “我不觉得我创作的文章有什么难度, 不过是用牧民的手握住我的笔,完全从他们的角度去描摹他们的劳动和生活。
  “读者们觉得缺衣少食的边疆,对他们来说是养育他们的家。
  “城里人觉得艰苦贫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呼吸一样的日常。
  “抛开‘他人角度的见解’, 这就是最纯粹的边疆劳动者们的生活。”
  “……”小丁抿着唇, 听得格外专注。
  再回想这些日子看到的一切风光, 经历的一切大小事,忽然有了不一样的体悟。
  能写出那么多畅销文章的年轻人,果然见解是更深入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林雪松听着妹妹的话,心情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