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没办法。
  天子宠的。
  而且跟私心不多,母族gg的信乡长公主相比,换个官员兴许能在阳陵县搞出学术贪腐的一百种方法。因此在多方考量下,信乡长公主勉强退了步,没像之前那样偏心偏到嗓子眼。
  可对某些人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于是他们选了无法避免的尖锐问题——婚姻,来让天子换掉阳陵县的管理者。
  只要把信乡长公主逼回家庭,她就会像千年后的平阳昭公主般无能为力,只能就此郁郁而终。
  第231章
  “还说当家大家!我看是当代鼠辈吧!”
  “整天嚷嚷着戚戚小人,难与重任。我呸!”
  “小人还知拿人手段,吃人嘴短。”
  “合着他们那么有骨气,那么看不起嗟来之食就在老家发臭发烂呐!吃人饭还砸人锅的都是什么玩意?”
  “东九市的老妪都没这么嘴碎。”
  信乡长公主从宫里出来后就笑脸一垮,在家关门发了大气。
  伺候她的婢女见状,来不及苦口婆心地劝上几句便心脏跳到嗓子眼道:“公主,那个是太皇太后赐的不能砸啊!”
  信乡长公主被婢女的声音吓得条件反射地双手一开,任由一件巴蜀送来的精美瓷器跌落在地。
  “不……”婢女立刻扑去抢救,然而那件皇帝亲赏的瓷瓶还是磕掉了瓶口的一块,连带着信乡长公主都被婢女冲得撞上一旁的矮桌。
  “哎哟!”身姿扭曲的信乡长公主捂着腰道:“不就是件瓷器吗?至于让我遭老罪吗?”
  婢女把磕掉一块的瓷器小心翼翼地放回原位,然后才去搀扶在那儿不断哀嚎的信乡长公主:“你生气就跳池子里游一会儿,何必拿这么珍贵的东西撒气。”
  巴蜀算是刘瑞的福地,不仅产出狂赚外汇的井盐,更是在墨家的帮助下搞出刘瑞心心念念的瓷器。
  虽然在商代就有工匠发现把草木灰调成浆状涂在陶坯的表面可以烧出光亮的玻璃质感,并将这种特殊的质感命名为“釉”,但是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还是在东汉中期。由于釉料中含有太多的氧化铁而使瓷器呈现青色或土色,所以又叫单色瓷或青瓷。
  这种比青铜器更有油润质感的物件一经推出便受到追捧,迅速成为富贵人家用于装叉的奢侈品。
  信乡长公主仗着与宫里的关系拿到一件非常罕见,接近绿色的青瓷。
  也难怪婢女会如此心疼。
  “府里能用来充阔的东西也就这些。”婢女把缺口的那边小心藏好,决定找墨者上门补救一二:“您打碎了,之后又找陛下哭穷。”
  别看信乡长公主在关中炙手可热,但是她的收入在关中绝对称不上名列前茅。如果没有宫里的补贴,仅靠食邑只能做到收支平衡。
  “您说您要是有馆陶大长公主的本事与胆子,别说是砸一件青瓷,就是把砸青瓷当嗜好也没人会说您太奢侈。”信乡长公主的婢女一边给信乡长公主揉腿,一面说道:“您说您恩宠有了,权力有了,稍稍贪点也没问题吧!”
  “说得轻巧,可是看看馆陶姑母的下场,我有那个贪污受贿的胆子吗?”信乡长公主的脑海里闪过一张模糊的面容,条件反射地轻轻一抖道:“即便不讨人喜欢,也不能碍他的眼。”
  “况且……”
  信乡长公主瞄一眼婢女,古怪道:“你倒是心疼我。”
  婢女的动作微微一顿,努力抑制想喷人的冲动:“我一奴婢心疼主子不是找罪受吗?还不是怕收成不好的老爷去克扣长工的月钱。”
  虽然她对信乡长公主“抱怨连连”,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里,信乡长公主已经算是不错的主家。别说是个皇亲国戚里,就是在尚冠里乃至长安八里晃上一圈,能与主君这样说话的婢女也不多见:“穷人在乎的只有兜里的一把米,而贵人在乎可是万贯家财。”
  “所以您怎么折腾阳陵县都没有问题。”婢女跟着信乡长公主进宫,虽没听到陛下与信乡长公主说了什么,但也猜到皇帝不会轻易换掉知情知趣,没有太多外界牵扯的信乡长公主。
  不然在第一次科举时,还是太子的陛下为何放弃毛遂自荐的各种博士,反而挑了与世无争的北平侯世子来主持科举?
  还不是怕财帛动人心,推杯做交易嘛!
  婢女没有说得太透,但信乡长公主明白她的意思,记忆里的模糊身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知道。”
  信乡长公主闷闷道:“我一直知道陛下为何重视我。”
  贵人只用有家有子的死士。
  而皇帝青睐没有母家的公主。
  婢女见信乡长公主情绪不对也适时闭嘴,等她情绪缓过来后柔弱道:“其实我觉得您没必要纠结这事。”
  “毕竟连陛下都不逼您,谁又能在您的面前说三道四。”
  信乡长公主看向婢女,后者立刻打了个寒颤,但还是在多年的情谊下鼓起勇气道:“退一万步来讲,参考馆陶大长公主的儿女与昌平大长公主的周翁主,即便您与彻侯成婚,儿女对外还不是称陛下的外甥多过某某侯之子?”
  “总不能因阿父的身份不高,陛下就不认这个侄子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
  即便在正式场合里还是会提其父爵位,但是搁大众眼里,公主之子与彻侯之子还是有着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