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这可是用一个少一个的耗材啊!”穿越小说里总会把方士描述为古代的化学家,但在刘瑞细细查过方士们的底细后发现那些想骗他的大都是又坏又蠢的废物,就没几个研究化学或正经炼丹的。
  如果只是诈骗的话倒也不会让刘瑞感到问题,问题是有些方士毫无底线,连人渣都比他们像个碳基生物。
  什么借着驱魔之名疯狂敛财,欺辱妇女,逼得一些封建迷信的地方搞出活人祭祀等离奇操作都是有例可循的。
  对于这种不可回收的垃圾,刘瑞除了恶心便是尽力榨干这群人的剩余价值。
  真正的工匠,尤其是敢于创新的工匠都是很宝贵的。
  方士里有研究能力的在思贤苑里将功赎罪,没能力地就去帮墨家点火。
  注意,此处的点火是真正意义上的点火。
  毕竟国内的穿越小说已经让“一磺二硝三木炭”的黑火药配方广为流传。可小说是小说,现实是现实。
  拿小说去重现火药也得考虑古代的原料与现代的原料是不是同一东西,其差别又有几厘几分。
  得益于方士们的“勇敢牺牲”,之前一直停滞不前的火药研究终于有了显著成绩,同时也把欺男霸女,骗人骗到刘瑞头上的方士折磨得生不如死,每天都发了疯地祈求皇帝高抬贵手,判他们边境服役或给个痛快。
  后悔的方士:如果能重来,我想做个好人。
  老墨者让帮忙的黄门抬走方士,开始记录爆炸的数据并收集残渣。
  上一秒还于心不忍,下一秒就不再理会方士现状的年轻墨者半悲半喜道:“火药是研究成功了,但怎么才能控制火药的爆炸时间,以及把火药塞进陛下所说长管里?”
  当田坚宣布陛下想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发一种便于携带的远程武器时,墨者工坊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疯了”,第二反应是“陛下是不是又发疯了”。
  没办法,人类直到12世纪,也就是宋代时才正式迈进热武器时代。在此前,国人靠着冷兵器度过夏商周与秦汉三国,隋唐五代。
  超出十年的叫天才。
  超出一个时代的叫疯子。
  那超出三百年的叫什么?
  叫神人?亦或是神经病。
  接到命令的墨者没有胆子以下犯上,但却在心里狂骂皇帝是在异想天开,而且还是长期的,不可控地异想天开。
  如果是一般人有这种现状,他们一定武力要求对方去找医匠看看。
  可提出要求的是皇帝……
  嘶!还能咋地!慢慢磨呗!
  “往好的地方想,陛下看到咱们的努力也会有所赏赐。”老墨者第一批从长沙迁至关中的隐居大家。在关中的资历即便比不上最先压住的赵非乐一家,但也算是当今皇帝的潜邸之臣,所以对刘瑞的性格还算了解,知道这个固执的新君会不遗余力地达成目的。
  无语的是,刘瑞的目标咋一看比登天还难,但是真要慢慢去搞,还是能搞出成绩的。
  “眼下正值科举考试。待我们献上火药后,即便不能多录几个墨家子弟,也能为墨家考生在之后的调剂里争取一个不错的位子。”
  “还有我们寄予厚望的墨家学院。”
  阳陵县的太学府日后定成天下学子的应许之地,同时也将决定各派的未来发展。
  为此,墨家自然动了心思,并且试探刘瑞的底线。
  那刘瑞知道吗?
  那么大一建筑搁在信乡长公主的眼皮子底下,你说他一信乡长公主的阿兄兼上司知不知道墨家的动作?
  之前不知,但现在知道得一清二楚,并且想看诸子百家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招。
  有所求的前提是有付出。
  皇帝的好处哪有那么好拿。
  墨家必须付出代价。
  第246章
  阳陵县的博士们在出完题后就没有踏出公馆的大门。作为日后的求学圣地,县内除了科举考场,太学府,各种茶肆与官方机构外,还有一排规格不一,特殊时对学子开发的科举公馆。
  长安的物价与地价贵得让关漂距离卖身也就差个变性的功夫,所以在阳陵县那儿建的公馆与其说是公馆,不如说是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平房。
  这种能让战俘怒骂条件违反《日内瓦条约》的住处搁在西汉居然算是一项德政。
  毕竟在这儿饿不死就十分难得的时代里,有个能遮风挡雨的棚子就谢天谢地了,更别提刘瑞允许符合条件的学子一直住到放榜那日。
  而和参考的学子相比,博士们的住宿环境肯定是要好上许多。
  毕竟是由长安八里的勋贵富商修给子侄的落脚之处。
  是的,你没听错。阳陵县的最大公馆是勋贵富豪们主动承包的。
  考虑到少府的能力有限,而关漂的人数已经多到再不解决这群人的生活问题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参考现代的外来移民如果不是手续正常的高端人才,多半会在当地势力的压迫下从事一些违法工作。
  古人玩的兴许没有现代人那么花,但是在奴隶合法的封建基地下,比比下限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为了避免关中发烂发臭,光是少府开足马力地在阳陵县大搞基建还远远不够。那些家里有点闲钱的勋贵富商,东瓯贵族也被人忽悠着上船去赚皇帝的钱。
  除此外,在阳陵县的大汉第二钱庄正式挂牌后,不少迁至阳陵县的关漂也贷款盘下少府的铺子,做些容易打理起来的家族生意。